摘要:编者按十载砥砺前行,十年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广大干部群众踔厉奋发、攻坚克难,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创造新的辉煌,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创新取得非凡成就。从今日开始,淮...
编者按
十载砥砺前行,十年春华秋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广大干部群众踔厉奋发、攻坚克难,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创造新的辉煌,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创新取得非凡成就。从今日开始,淮北发布推出“非凡的成就·淮北这十年”系列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示10年来淮北经济社会各层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深刻变化,进一步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开启了全面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新征程。
回眸10年,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620.5亿元;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09.5亿元;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00亿元,达到1223亿元。
回眸10年,2018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为6.5∶45.8∶47.7,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2021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7.1∶42∶50.9,高质量发展步伐愈加坚实。
创新:一场新与旧的动能转换
曾经的淮北,产业结构单一,“除了煤电酒,什么都没有”;如今的淮北,产业结构日益优化,“五群十链”百花齐放。
2021年5月,市委、市政府谋划出台《淮北市提升重点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水平实施方案》,力争到2025年,建成陶铝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和精细化工、绿色食品和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5个特色产业集群,形成陶铝新材料、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绿色食品、医药健康、智能制造装备、纺织服装、锂电池、电子元器件、氢能源等10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整体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若干优势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实现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引领性发展。
如今的淮北,拥有陶铝新材料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产业基地、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产业基地两个安徽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
2021年,我市“五群十链”产业产值分别占全市规上工业的63%和53.9%,同比分别增长3.7%和7.9%,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速2.4个百分点和4.2个百分点。其中,绿色食品和医药健康、新材料和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3个主导产业累计增加值增长14.5%。
协调:一盘城与乡的辉映棋局
近年来,淮北民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始终保持在80%以上,民生工程连续十年处于全省第一方阵。
持续改造老旧小区,三年改造棚户区14万多套,40多万名群众蜗居变安居,被住建部列为先进典型在全国推广。
高质量完成22个贫困村、33885人的脱贫任务,在2018年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考核中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我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持续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认定新一轮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99家,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40家,打造小麦、生猪、家禽三大农业全产业链。
积极推进“淮优”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认定100家155个“淮优”农产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杜集区南山村分别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烈山镇等3个镇入选安徽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烈山区榴园村等3个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深入推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全市“快递进村”通达率95.67%。
绿色:一种形与神的美丽重塑
我市境内石质山岩石裸露面积达60%,是公认的非宜林荒山。为了让荒山秃岭绿起来,全市探索出一条发展现代林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协调、相同步的新路子。
相山被确立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2016年3月,淮北市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
2019年11月16日,淮北市获评国家森林城市。
我市大力推进采煤沉陷区改造工作,先后实施南湖、绿金湖、碳谷湖等治理工程,在城市中心形成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统筹实施的南湖、绿金湖、碳谷湖治理,推进河湖联通工程,荣获第十届中华环境奖优秀奖。
加快浍河航道清淤整治和南坪船闸港口建设,实现淮北通江达海的梦想。
大力实施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对黑臭水体河沟进行了综合整治,促使城区水体化污为清、减黑增绿,城市规划区内的河道及沿岸环境质量和面貌持续改善。
我市先后建设凤凰公园、迎宾游园等公园绿地20余个,建成节点游园60余个。
先后实施长山路南延绿化和孟山南路(北段)、S235森林长廊等10余项道路绿化工程,形成了“路在景中延、车在绿中行”的道路绿化景观。
开放:一条稳与进的奋斗路径
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确定徐州结对合作帮扶淮北,就此两座城市联结得更加紧密,来往更加频繁,合作更加深入,区域协同发展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
今年3月1日,S101徐淮快速通道建设工程南段正式通车;同一天,经淮北徐州两市会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在淮海经济区跨省通办专区率先开通上线;4月16日,总投资约50亿元的江苏金彭集团新能源动力电池包项目落户杜集区。
我市主动建立与长三角部分城市的常态化干部挂职锻炼机制,在全市范围内选派优秀干部陆续到上海市、浙江省湖州市等地挂职学习锻炼。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创优营商环境,推进“放管服”“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迭代升级。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高标准建成投用市科创中心,对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合攻关计划,加强与上海交大等大院大所合作,支持陶铝新材料研究院、中科(淮北)产业技术研究院做优做强,加大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与中部地区、淮河生态经济带、淮海经济区等协同互动。加速推进淮-宿-蚌和淮-阜城际铁路、徐-淮-阜高速公路、淮徐和萧徐快速通道、浍河航道整治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
共享:一份实与暖的民生情怀
我市把贯彻落实暖民心行动的落脚点放在“民”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为民情怀,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就业、教育、健康、养老、托幼等问题,持续优化暖民心行动方案。
2021年,淮北市计划改造老旧小区共计77个,涉及户数26044户。截至当年年底,7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全部完成。
我市目前有多栋既有住宅正在加装电梯中,以解决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居住在老旧小区老人出行不便这一民生“痛点”。
“十三五”期间,我市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206亿元,是“十二五”期间121.5亿元投入的1.7倍。
2021年,淮北市筹集民生工程资金48.2亿元。市财政年初预算预留2000万元,作为新增和提标项目配套资金。
淮北市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 杨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