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1:31:06 | 浏览:4366
本文旨在分享宿州市地区当代(1949年建国之后)的行政区划变化,古代行政区划史已有更新,另文详述。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关注笔者,查询过往已发布的图文。
宿州市的地级行政建制起源可追溯到唐元和四年(809年)置的宿州。但历史上宿州的行政辖区和如今出入较大,如北边的砀山县和萧县不属其传统行政辖区,而南边的淮北市和蚌埠市(市区除外)属其传统行政辖区。出现这种行政区划的大变化,全都发生在当代。
1949年
1949年解放之初置宿县专区,属皖北行署区(省级),辖宿县、砀山、萧县、永城、灵璧县、泗、泗洪、五河、怀远等九县,为上图的行政区划。这是砀山县和萧县划入宿州的开始,在此之前数百年时间里两地长期属徐州市的前身。
1951年
1950年由宿县析置宿西县,旋即改名濉溪县,这是如今淮北市的起源。同年析宿县城区和近郊设宿城市,宿城市辖城区和近郊,宿县管辖乡村地区,两者的人民政府都在今宿州市城区。此时的宿县专区辖一市十县。
1954年
1952年撤销皖北行署区,宿县专区改属安徽省。同年永城县划归河南省商丘专区,砀山县和萧县划归江苏省徐州专区。1953年撤销宿城市,并入宿县。便成上图的行政区划,此时的宿县专区辖七县。
1960年
1955年江苏省徐州专区的砀山县和萧县划入,泗洪县则划归江苏省淮阴专区。与此同时,还有原属安徽省的盱眙县也划归江苏省淮阴专区。这次两省间四县的互换,影响深远。
1956年撤销宿县专区,宿县、滁县专区合并设立蚌埠专区,专员公署驻蚌埠市。1959年,撤销濉溪县,设省辖濉溪市。不久又复设濉溪县,属蚌埠专区。
1976年
1961年复设宿县专区,辖原蚌埠专区宿县、灵璧、泗县、五河、怀远、濉溪、萧县、砀山等八县。1964年析宿县、灵璧、五河、怀远四县地设固镇县,此时的宿县专区辖九县。1971年撤销宿县专区,改置宿县地区,辖区不变,便是上图的行政区划。
1984年
1977年,原属宿县地区的濉溪县划归淮北市。1979年设县级宿州市,与宿县同城。1981年,萧县部分矿区划入淮北市(今淮北市杜集区的飞地)。1983年,怀远、固镇、五河三县划归蚌埠市。此时的宿县地区辖上图一市五县。
1999年
随着1998年撤销宿县地区,改设地级宿州市,原县级宿州市改设埇桥区,逐渐成今日的行政区划。与历史上宿州的传统辖区相比,宿州市地区当代的行政区划变化很大,主要原因为下面三个历史事件。
一是砀山、萧、盱眙、泗洪四县的互换,二是淮北市的设置,三是南部三县划归蚌埠市。这个三个安徽省当代的行政区划大事件,在经济、交通、人文、政治等各方面对皖北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延续至今。
已完结全国大部分地市古代行政区划史,治学不易,请多分享,谢谢。#宿州#
澎湃新闻记者 王俊安徽省淮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近日发布的一份规划文件中提到,“建议淮北市提请省政府适时启动行政区划调整,促进淮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淮宿城市组群建设”,“远期考虑萧县和砀山并入淮北市”。淮北市政府网站7月30日发布了来自市自然资源
近日,浙江杭州市考察团一行到安徽宿州对接结对合作帮扶工作,考察团由杭州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牵头,成员不仅有文旅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还有一批杭州的农业公司和科技公司。今年2月18日,宿州市委书记杨军,市委副书记、市长王
3月14日上午,宿州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贯彻落实工作。市委书记杨军作专题辅导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启荣,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琳
宿州,安徽省地级市,地处安徽省北部,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常住人口规模570多万。安徽省是我国近10年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省份,是我国新兴的工业和制造业大省,省会城市合肥在2020年GDP产值也超过1万亿元。安徽经济以省会城市合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3月27日,安徽省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公告》。其中提到,“王启荣,男,汉族,50岁,籍贯、出生地当涂,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中共党员,现任宿州市委常委、埇桥区委书记,拟任宿州市委副书记。”王启荣主政的埇
近日,国家统计局依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发布了中国最新的超大、特大城市名单。名单包括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共计21座。安徽省省会城市合肥,虽然没有达到特大城市级别,但是入围了国家Ⅰ型大城市序列。合肥是我国华东地区的一个工业重镇,新中国之后,步
淮北以及宿州都是安徽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两个城市离得非常近,主城区之间的距离只有20公里左右。两个城市的辖区面积差距比较大,不过城区面积相差不大,因此产生了争论,淮北和宿州哪个城市更大呢?从卫星图上看,视觉上的感受就是淮北市明显
最近几年,很多坊间对安徽16市进行优化整合的建议一直不断,其中尤以像皖北的淮北与宿州,皖南的铜陵与池州、芜湖较为突出;其主要就是淮北与铜陵作为安徽最小的两个地级市,而且像淮北这样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更需要与周边城市进行融合等等。但是跨市域的整
淮河北面的蚌埠(一部分)、宿州和淮北,是淮河北岸的三个地级市。所谓的皖北地区,包括分布在淮河北面的宿州、淮北、亳州、阜阳、蚌埠五市和跨在淮和河两岸的蚌埠、淮南两市20多年前,曾听一位在京工作的宿州籍人士讲
淮北在徐州的西南方,虽然相隔苏皖省界,但由于历史原因,安徽淮北、宿州和江苏徐州三个城市的关系相当密切。古代的淮北地区被称为相城,其所辖地界的划分和所属,始终与徐州和宿州地界管辖息息相关。自古以来淮北地区人民的生活习惯、民俗传统、经济往来都与
宿州市和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两个城市的市区离得非常近,宿州的辖区面积要比淮北大很多,但是论市辖区数量宿州不如淮北,因为淮北目前下辖3个市辖区,而宿州仅仅只有1个市辖区。淮北原本可以拥有4个市辖区,因为濉溪县城与淮北市区早就是一体化发展了,
自从1998年宿县升级为宿州市以来,不少宿州人开始了新一轮的“野望”,发誓要吞并淮北,比肩徐州!彼时,拥有600多万人的宿州,人口总量是淮北的3倍多,但是宿州经济总量却只有淮北的1.5倍。并且,宿州的交通、物流、消费市场各方面均占相当优势。
这个时代给予徐州再次崛起的时间还多吗???作为古代九州之一、五省通衢的徐州,是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有九个朝代的开国皇帝是徐州籍,历朝历代数千年以来,徐州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中国的一线城市。在行政方面,管辖着我国东部淮海地区数十万平方公
近日,安徽省正在编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即将出台,该规划明确了各个城市将加速融入长三角,构建新型城镇化格局。而淮(北)宿一体化也将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徐州淮北宿州三座城市本是一家。淮海地区物产富饶,人口众多,腹地拥有大量的
本文旨在分享宿州市地区当代(1949年建国之后)的行政区划变化,古代行政区划史已有更新,另文详述。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关注笔者,查询过往已发布的图文。宿州市的地级行政建制起源可追溯到唐元和四年(809年)置的宿州。但历史上宿州的行政辖区和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