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中华文化归根赏石艺术还源——再说天然奇石

2023-04-08 03:40:06 1385

摘要:甲骨文中,易经之易就是上面画了一个太阳,下面画了一个月亮,日月循环往复有序变化乃易也。此石恰示此意。中华文化归根众所周知,中华文化的根乃《易经》,在春秋战国及之前的时代,当时的社会贤达们,在对《易经》的认识、理解、运用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

甲骨文中,易经之易就是上面画了一个太阳,下面画了一个月亮,日月循环往复有序变化乃易也。此石恰示此意。

中华文化归根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的根乃《易经》,在春秋战国及之前的时代,当时的社会贤达们,在对《易经》的认识、理解、运用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论述。这种“各自不同的论述”便形成了所谓的“诸子百家”。后经历史的沉淀,流传下来了儒、墨、道三大学术流派。后来佛学传入中国后,很快被中华文化接纳、包容、融合、同化,于是中华文化形成了儒、释、道三大学术流派并流传至今。但中华文化的根还要归于《易经》,因为,无论是诸子百家也好,还是儒释道三家也罢。各家各派的鼻祖(释家学说中国化的鼻祖乃中华文化的传人)之学术源头、学术根本在《易经》。

提到中华文化,就要首先明白文化的概念。传统上对文化的定义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由此看来,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文化是文明的另一种表述。说到文化就必须要说文明。那么,文明又是什么呢?文明文明是对“文”的“明”,那么,什么乃“文”?什么乃“明”呢?

“文”最初同于“纹”,就是线条、符号、图画、图案,是人类早期的文字形式。例如,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的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就是符号图案,早期的汉字就是连环画。“明”乃明白、清楚、明了之意。因此,“文明”就是对“文”的明白、清楚、明了的程度。对“文”最明白、清楚、明了的人就是作此“文”者,作此“文”者之外的所有人,对此“文”的明白、清楚、明了,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程度,一万个人有一万种程度。即“千人千明”、“万人万明”,因此,世界上绝对没有文明程度完全相同的人,就像世界上绝对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现“文”指用“文字”表述的信息。

那么,什么又是“文化”呢?文乃文明,化乃教化、育化、开化。“文化”就是文明化,是一个人被“文明”熏陶、影响、造就的程度。

综上所述,我认为文化应该定义为:

文化即文明化。指人们对人类文明的认识、理解、运用、传承的行为。

文化的实质是人的一种行为。父母言传身教,子女领会照办是双方的行为;老师动情晓理教,学生认真刻苦学是双方的行为;师傅真心实意传授,徒弟全神贯注领会是双方的行为;领导神采飞扬报告,下属聚精会神聆听是双方的行为(等等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人类所从事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卫生、内政、外交、国防、领导、管理、服务等等一切活动,都是对人类文明的认识、理解、运用、传承的具体行为(其中的运用,含有挖掘、拓展的功能)。因此,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学习、工作,就无时无刻的都在从事对人类文明的认识、理解、运用、传承的行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在这个人的言谈举止中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无须有意展示或刻意掩盖。

中华文化归根于《易经》,我认为其“根”最核心的表述就八个字:“天人合一”、“心物一元”。

“天人合一”之“天”是指宇宙,指大自然。“天人合一”之“人”是指人类,指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天人合一”是在说:宇宙、大自然、人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宇宙、大自然、人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法分割的整体。

“心物一元”之“心”是指意识,“心物一元”之“物”是指物质。“心物一元”是在说:宇宙当中就存在两种“东西”,一个是意识,一个是物质。意识和物质是一体的两面,意识和物质的源头和运动能量是一个“东西”。例如,人是由物质的身体和意识的精神组合而成的综合生命体,物质的身体运动来源于自身的能量,意识的精神的思维活动也来源于自身的能量,若自身的能量不足,既不能很好的运动,也不能很好的思维。

中华文化,从大的方面说有经、史、子、集即所谓《四库全书》,从小的方面说有儒释道三家。

我认为,中华文化从《四库全书》的角度归根,其“根"在“天人合一”、“心物一元”这八个字里。中华文化从儒释道三家的角度归根,其“根”在“内圣外王”、“明心见性”、“无为而治”这十二个字里。

“内圣外王”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内圣外王”之“内圣”,是指将自己的内心修炼到圣人的境界和状态,修炼到“没有分别心”的境界和状态,即孔夫子所谓之“六十而耳顺”的境界和状态。通俗的讲,就是今天上午人家山呼我万岁我是我,今天下午人家把我骂得狗血喷头我还是我,在我听来,人家山呼我万岁和把我骂得狗血喷头是没有区别的,是一样一样的。就是这样的境界和状态。“内圣外王”之“外王”,不是一般人理解的要称王称霸,是指当“内圣”的功夫和能力达标后,无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都能心安理得的做到最好,都能心安理得的爱岗敬业。如若是个司机就把车开到最好;如若是个清洁工就把卫生打扫到最好;如若是个县委书记就把全县治理到最好;如若是个企业老总就把企业管理到最好。

“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外王”是“内圣”的必然结果。只有“内圣”了才能“外王”,即达“外王”了方知已“内圣”。

“明心见性”是释家文化的核心思想。

“明心见性”之“明”指“明白、清楚、明了”,之“心”指‘观念、意识、思想”,之“见”指“心中看见、心中看到”,之“性”指“人的本心自性、人的天然属性”。通俗的说,“明心见性”就是知道人及宇宙是个“啥东西”了,知道人及宇宙这个“东西”的固有属性了。

“无为而治”是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思。

“无为而治”之“无为”指“不要干扰、不要干预”,之“而”指“而后”,之“治”指“达标、圆满”。通俗的说,“无为而治”就是指,万事万物的生成、运动、变化、发展,在“道”的统一支配下,各自有其固有的方式和程序,我们不要人为地去干预、干扰,万事万物会各自按照其固有的方式和程序自然达标、达成圆满。

因此,中华文化归根,其根要归于“天人合一、心物一元、内圣外王、明心见性、无为而治”这二十个字的博大精深的内涵上。


铺首(辅首)一银铺(银辅)铺首(指衔环)、辅首(指兽首)为中国传统门文化中大门上猛兽饰品专业用语。

赏石艺术还源

顾名思义,“赏石艺术”乃观赏、品赏、赏玩石头的方式、方法、技巧、手段。其中包括的观赏、品赏、赏玩石头的理论、学说、记录、记载等,无不源于中华文化、无不根于中国国学。

众所周知,“赏石艺术”于2014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此,“赏石艺术”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之一,名正言顺的登上了大雅之堂。但赏石艺术源于中华文化,根在中国国学。赏石文化(含玉石文化)是中华文化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在中华5000多年(或许更长)的文明史中,中国人一直与奇石有着不解之缘。从孔老夫子的“君子比德如玉”到宋之“愚人藏石”;从米芾的瘦、皱、漏、透“四字真言”到王猩酋的“八论雨花石”;从李德裕、牛僧儒到白居易、苏东坡;从张良(子房)的“黄石”到张养浩的“云庄”;从“和氏璧”到“东坡肉”;从女皇武则天的“宝图”到慈禧太后的“玉白菜”等等等等。这些记载、故事、传说既记录、铭刻了中国人与奇石的不解之缘,又展示、彰显了赏石艺术源于中华文化、根于中国国学的不争事实。

因此,赏石艺术还源,要还源于中华文化,要还源于中国国学。


成就大业(带釉彩漆的玛瑙)

再说天然奇石

我认为,人类所品赏、把玩的石头,大致可以分成天然奇石、天然赏石、石质艺术品三大类。

天然奇石是指,具有鲜明的看点,丰富的赏品内涵,广阔的想象空间。具备雕塑、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效果的或具备文学、戏曲、音乐、舞蹈等意韵效果的,没有经过丝毫人工修饰的纯天然石头。

天然赏石是指,将一方天然奇石经过确定主题、配座、配绳等装饰用以观赏、把玩或将两方及两方以上的天然奇石经过确定主题、配座、配绳、组图用以观赏、把玩的天然奇石。

石质艺术品是指,将一方天然石头经过喷砂、水洗、打磨、拋光、切割、雕刻等人为的手段制作后,再确定主题、配座、配绳等装饰用以观赏、把玩或将两方及两方以上的天然石头经过喷砂、水洗、打磨、抛光、切割、雕刻等人为的手段制作后,再确定主题、配座、配绳等装饰用以观赏、把玩的石头作品。

天然奇石之奇从低到高、由浅入深分别有五奇,乃特奇、绝奇、巧奇、妙奇、神奇。

特奇,是指特殊的奇,超出一般的奇。

绝奇,是指绝对的奇,独一无二的奇。

巧奇,是指恰到好处的奇,天衣无缝的奇,巧夺天工的奇。

妙奇,是指极好的奇,妙不可言的奇,心有意会难以言传的奇。

神奇,是指特别高超的奇,令人惊异的奇,出神入化的奇。

衡量天然奇石良莠的标准有五好,分别为形好、质好、皮好、色好、韵好。

海参(带釉彩漆的戈壁石)

形好

形好,指天然奇石的形象要好。天然奇石的形象是天然奇石的灵魂,是人们喜欢天然奇石的首要因素。就天然奇石的形而言,又可分为显象的形、隐象的形、物理的形、化学的形。

显象的形,是指一方天然奇石在其物化及运动过程中形成的整体的、明显的“大形”。

隐象的形,是指一方天然奇石在其物化及运动过程中没有形成整体的、明显的“大形”,但当人们看到它时,会从内心深处想到一个明确的“什么”,这个内心深处想到的这个明确的“什么”,便是此方天然奇石的隐象的形。

物理的形,是指一方天然奇石在其物化及运动过程中形成的整体的、立体的、三维的形象即塑像。

化学的形,是指一方天然奇石在其物化及运动过程中,因其内部化学结构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之色彩、不同之纹理、不同之图案的平面的、二维的形象即图像。

形好的最高境界是“形神兼备”,“形神兼备”之“形”要看清晰度、比例度、饱满度、圆润度、俏色度、拙巧度、神妙度等七度衡量标准。“形神兼备”之“神”要看震撼度、摄魄度、感应度、引领度、共鸣度、镇静度、涤心度等七度衡量标准。

清晰度是指天然奇石的形象要清晣明了、一目了然。

比例度是指天然奇石的形象要比例恰当、适合于自然属性、适合于美学要求。

饱满度是指天然奇石整体上要饱满、丰润、丰富、厚重、稳当、庄重,切忌薄片状的、轻飘飘的等。

圆润度是指天然奇石要周身圆润、圆满、无切面、无伤痕、无棱角。

俏色度是指天然奇石自然俏色的良莠。

拙巧度是指天然奇石整体形象的拙美巧妙与否。

神妙度是指天然奇石整体形象的神奇美妙与否。

天然奇石的“形神兼备”之“形”的‘七度衡量标准”是指用眼睛品赏天然奇石。

震撼度是指天然奇石的整体形象,震撼观赏者心灵的程度。

摄魄度是指天然奇石的整体形象,对观赏者的吸引程度。

感应度是指天然奇石的整体形象与观赏者之间心灵感应的程度,这种感应程度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感应都会不一样的。

引领度是指天然奇石的整体形象对观赏者,在净化心灵、稳定状态、宁静心性、纯洁灵魂等方面的引领程度。

共鸣度是指天然奇石的整体形象对众多观赏者所引起的共同反应的程度。

镇静度是指天然奇石的整体形象,镇静观赏者心灵的程度。

涤心度是指天然奇石的整体形象,荡涤观赏者心灵的程度。

天然奇石的“形神兼备”之“神”的“七度衡量标准”是指用心灵品赏天然奇石。

赏石艺术还源于中国国学,从“形神兼备”的角度而言:

就儒家学说而言,“形神兼备”即为“诚意正心皆达”,诚意乃神到位,正心乃形到位。大家知道,曾子在《大学》中有言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在这里“诚意”乃认识到位即神到位,“正心”乃言行到位即形到位。

就释家学说而言,“形神兼备”即为“身心交融”,身乃形也,心乃神也。“身心交融”乃“形神交融”、形神和合、形神合二为一。大家知道,释家学说认为,人有法、报、化三身并且三身合为一身。其中法身乃人的本心自性(人的固有属性),报身乃人的社会角色,化身乃人的具体形象。报身、化身乃身,乃形也,法身乃心,乃神也。在这里“身心交融”乃“形神交融”即“形神兼备”也。

就道家学说而言,“形神兼备”即为“坎离和合”,坎乃物质的形,离乃意识的神。“坎离和合”乃“形神和合”,乃形神合二为一。大家知道,在道家学说中,坎乃坎卦,乃水也,一般代表人的身体,代表物质。离乃离卦,乃火也,一般代表人的精神,代表意识。在这里“坎离和合”乃“形神和合”即“形神兼备”也。


大滩玛瑙质地鼻烟壶

质好

质好,指天然奇石的质地要好。质好主要要看一方天然奇石的内部化学结构之颗粒状况及排列形式。一般用硬度、密度、通透度、油润度来衡量。

硬度,一般用莫氏硬度为标准。莫氏硬度(亦称摩氏硬度)。指一种物质能够刮伤另一种物质的能力。是德国矿物学家腓特烈.摩斯于1822年首先提出的。后来在世界矿物学或宝玉石界普遍使用的硬度标准。简称莫氏(或摩氏)硬度。一般情况下,天然奇石的莫氏硬度达6.5至9之间(钻石的硬度达到了10),便达到了宝宝石的硬玉的硬度标准。天然奇石的莫氏硬度达到3至6.49之间,便达到了宝玉石的软玉的硬度标准。

密度,指物质的固有特性,一般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只随物态(温度、压强)的变化而变化。某种天然奇石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天然奇石的质量即为该种天然奇石的密度。一般情况下,用比重(习惯称比重为相对密度)来表示天然奇石的密度。国际标准为千克每立方米(㎏/m3),常用的是克每立方厘米(g/㎝3)当天然奇石的密度达到2.55至4.3之间时,便达到了宝玉石的密度标准。

通透度,指天然奇石的透光度。简单的说,天然奇石的通透度,指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某方天然奇石中的传播速度之比。反映了天然奇石对光的折射能力。一般情况下,天然奇石的通透度用折射率来表示。一般而言,天然奇石的折射率(通透度)在1.440至2.000之间,就达到了宝玉石的折射率(通透度)的标准。

油润度,指人对天然奇石的视觉和手等身体部位的触觉的一种综合体验。一般为温和细腻之感受。天然奇石的油润度是其密度的另一个表现。

天然奇石的质地达到宝石和玉石标准者为质地上乘者。

一般而言,宝石是指具备了色泽艳丽、光彩夺目、唯独稀有等特性的单晶体矿物。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等。

一般而言,玉石是指根据元素组成矿物、矿物组成岩石的物质结构的基本原理,由多晶质矿物和非晶质矿物组成,并分布于地壳中,摩氏硬度在3度以上、7度以下,在光学性质、颜色、质地方面符合致密、细腻、坚韧、温润、光洁等要求,状如凝脂且透明度达到相关工艺要求的岩石。如翡翠、玛瑙、绿松石、羊脂玉等。

一般而言,宝石、玉石所具备的条件应该是“坚硬而玉澈琼玑、柔润而色泽雅丽、稀有而接近唯独、无害而有利健康”,再简言之便是“美观大方、稳定耐久、稀少唯独、有益无害”。

在天然奇石的质地方面,赏石艺术还源于中华文化,还源于中国国学,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记录、记载、论述颇多,在此略举几例与大家分享。

《说文解字》曰“石之美者为玉”。就是说玉乃美丽的石头也。

孔老夫子说玉有十一德并曰: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之山川,地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圭璋特达,德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温润而泽,仁也;廉而不刿,义也;重之如坠,礼也;缜密以粟,智也;孚尹旁达,信也。这十一德是天、地、道、德、忠、乐、仁、义、礼、智、信。其中:

天、地,代表宇宙、时间、空间,是个范畴、胸怀、境界的表示。

道、德,代表真理、规律、规则、章法、作为等,是个言语行为层次的表示。

忠、乐,代表操行、修养、品性等,是个为人、修行、德性的表示。

仁、义、礼、智、信习惯称五常,即五个常态的行为礼仪规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人佩戴玉石的习俗由来已久,主要讲“君子比德如玉”,是在说玉有天、地、道、德、忠、乐、仁、义、礼、智、信十一德,人戴玉起到座右铭的作用,要时刻提醒自己向玉的这十一德看齐,以历炼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心灯(带釉彩漆的碧玉)

皮好

皮好,指天然奇石的皮肤要好。皮好主要要看一方天然奇石裸露在水中,经千万亿年的水化而形成的皮肤(包浆)状况或一方天然奇石裸露在地表之上,经千万亿年的风化而形成的皮肤(包浆)状况。这种皮肤(包浆)一般称作漆皮,分为釉彩漆,雾彩漆,透明漆三种漆皮。

釉彩漆是指漆皮鲜艳、靓丽、厚重、光洁、老到、沉稳、耐看,像瓷器的釉面一样。如旱石中的所谓沙漠漆、老皮戈壁石,水石中的大化石便是此漆。

雾彩漆是指漆皮光洁、朦胧、老到、耐看,雾雾的、薄薄的、像蒙了一层曼妙的纱一样。如水石中的黄河石便是此漆。

透明漆是指漆皮光洁、靓丽、干净、老到、耐看,乍一看好像没皮,细细看还是有皮。如玉质风砺石、部分大滩玛瑙便是此漆。

皮好就是说,天然奇石无论是水石还是旱石,要有且必须有漆皮,同时漆皮必须完整、均匀、圆满。

一牙西瓜(带釉彩漆的碧玉)

色好

色好,指天然奇石的颜色要好。颜色是一个融入人的血液中的东西,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的人们对颜色的喜好各不相同。颜色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传统由来已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普遍的意义,太阳光的七色赤橙黄绿青蓝紫,给人的感觉总是美好的:它会使人兴奋、温暖、热情、愉悦、甜美、清新、灿烂、辉煌;它会使人刺激、喜悦、青春、光明、活泼、理智、昂扬、向上;它会使人希望、幽远、雅致、平和、安宁、平静、净心、怡情;它能给人以喜怒哀乐、光明正大、充满活力、华丽质朴的感受。不同的颜色能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不同的作用和影响,人类的感觉是很敏锐的,即使是最精确的仪器都难以测定。上述列举的人类对颜色感受的描述,是人类的文化积淀,是颜色文化意义上的审美活动。

色好主要要看一方天然奇石的颜色是否鲜艳、干净、明快、纯洁;是否沉稳、圣洁、喜庆、富贵;是否高雅、浪漫、柔美、舒畅;是否柔和、大气、养眼、悦心。

从中华文化归根,赏石艺术还源的角度而言,天然奇石的颜色,还与金、木、水、火、土五行,肺、肝、肾、心、脾五脏,大肠、胆、膀胱、小肠、胃、三焦六腑及人的身心健康有关。例如:

白色代表金、代表西方、代表肺,多看白色的石头养肺、利于大肠。白色的石头宜于置于一定空间内的西方位置。

绿色(青色)代表木、代表东方、代表肝,多看绿色(青色)的石头养肝、利于胆。绿色(青色)的石头宜置于一定空间内的东方位置。

黑色代表水、代表北方、代表肾,多看黑色的石头养肾、利于膀胱。黑色的石头宜置于一定空间内的北方位置。

红色代表火、代表南方、代表心,多看红色的石头养心、利于小肠。红色的石头宜置于一定空间内的南方位置。

黄色代表土、代表中央地带、代表脾,多看黄色的石头养脾、利于胃。黄色的石头宜置于一定空间内的中央地带。

文房二宝(带釉彩漆的碧玉、水晶)

韵好

韵好,指天然奇石的韵味要好、韵律要好、神韵要好。韵好主要要看、要品一方天然奇石之整体的美、综合的美、内在的美、灵魂的美、神妙的美、涤心的美、心有意会难以言传的美。

初浅认识,请方家指正。

(原创作品,禁止抄袭。版权所有,违者必究!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