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1 11:17:21 | 浏览:543
站在淮北建市60周年的时间节点,聚焦淮北唯一辖县濉溪县,一幅幅城乡焕然一新、民生大幅改善、产业兴旺繁荣、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的新画卷,在濉溪大地徐徐铺展。2019年,濉溪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61亿元,居全省61个县(市)第七位,总量较2018年提升一位,经济总量连续五年稳居全省县域十强。同时,濉溪县还跻身2019中国中部县域经济百强榜单,位居第78位,较2018年提高11位。
60年砥砺前行,60年改革创新,60年灿烂辉煌!回首奋斗历程,品味丰硕成果,展望美好前景,百万濉溪人民心情激荡,梦想飞扬,坚定地行进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
筑就工业崛起之路
濉溪与淮北前进的历史足音同拍共振。建市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濉溪工业经济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难发展过程,通过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速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明确产业定位,延伸产业链条,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工业强县”目标初步实现。目前,工业经济已占据全县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
1978年,全县工业产值不足4000万元,企业个数仅144家,且产品单一、数量偏少。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1985年以来,工业经济发展年年迈新步,步步上台阶,经济类型多元化,企业活力不断增强。1985年工业总产值1.8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5.5%,县内工业已发展冶金、机械、化工、建材、酿酒、瓷器、造纸、印刷、食品、纺织、竹木加工、煤炭等12个门类。
到1990年工业产值已达2.8629亿元,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6.26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8.1%,酒、铝、肥、瓷四大产品初具规模,企业数达200多家。
“十五”期间,濉溪县委、县政府为振兴县域经济,不断进行思路创新,从2001年提出“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商贸旅游活县”到2003年调整为“资源立县、开放兴县、工业强县”三大战略,最终确定了“以工业强县为主战略,优先发展工业经济”的总体思路,全力加快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变,实现了县域经济由缓慢恢复性发展向较快增长的转变。
“十一五”期间,濉溪县继续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积极强化工作举措,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出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质量效益不断攀升的良好态势。2009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33.2亿元,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30家,总数达152家,以煤化工、矿产采选、农产品加工、机电制造、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六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90.8亿元,占工业产值的比重达83.3%。“1+6”工业园区模式初步形成。
“十二五”期间,濉溪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施“工业强县”为主线,积极拓宽思路,初步形成优势产业特色明显、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总体蓬勃发展的格局。2012年8月,濉溪县与芜湖县联合组建濉芜产业园,成为濉溪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2015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53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4.2%,工业增加值13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4%,规上企业达到266家,较2010年增加75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30家,实现产值占全部工业的83%。制造业投资达到596亿元,年均增长20.4%,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20%,主导产业初步形成规模,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占全部工业的75%,是2010年的3.77倍。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2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且增长潜力较大。
“十三五”以来,濉溪县委、县政府扎实开展“一创双加”“双实活动”,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创新驱动,完善支持民企发展政策,促进工业经济“强筋壮骨”,胜利实现“皖北当先锋,全省创十强”目标,2019年濉溪经济总量更是提升到全省县域第七位。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增添发展强劲动能
守住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多年来,濉溪县加快打造绿色生态屏障,加快森林城镇、森林乡村建设。加大城镇绿化提升行动力度,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突出抓好大气、水、土壤等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加大对油气、油烟、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非煤矿山、石料场和燃煤锅炉的专项治理;重点实施27项水污染治理任务,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力度,健全“统一监管、分工负责”的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对污染物、污染源和污染介质统一监管;全面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常态化开展环保督察检查,推动镇(园区)落实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责任。
濉溪县大力推行“生态+”模式,切实把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新经济发展优势。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刚刚过去的2019年流转土地面积53.4万亩,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67家,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在濉溪召开。强化生态建设,以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坚持精准施策,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16个突出问题以及省环保督察反馈的34个具体问题整改。以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三大保卫战为抓手,加快推进河湖长制建设,实施扩建提标5万吨/日的濉溪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完成43处入河排污口整治,全县水体质量达到四类标准;凤栖湖生态区81个疑似问题完成排查,全县环境空气质量指标PM_2.5浓度均值4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在招商引资和园区发展中,濉溪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最大限度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大力招引绿色无污染企业。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快“僵尸企业”处置,有效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去年清理处置“僵尸企业”19家,盘活土地2334亩。
落实共享发展理念
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濉溪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通过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濉溪县坚持把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要突破口,密集出台民生惠民政策,加速发力民生改革,社会事业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全县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九大工程”,建立2018至2020年扶贫项目库,谋划项目3719个,涉及资金12.49亿元。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基层医改、县级医共体、家庭医生签约、分级诊疗等医改政策扎实推进,医疗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公共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综治维稳、矛盾纠纷化解、信访调处等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扫黑除恶力度持续加大,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高层次统筹三个“一体化”,交出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濉溪县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南部次中心,在完善总体城市设计和起步区控规基础上,编制完成供水、排水、燃气等13个专项规划,起步区项目有序推进。将双堆新城作为具有独立功能的城区卫星城,与南部次中心共同建设成为南部片区的“双中心”,集聚带动县域东部和南部均衡充分发展,编制完成《双堆新城发展规划》(初步方案)等3项规划。河西区“四纵四横”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实现与主城区和濉溪经济开发区对接,教育、医疗、文体等配套基础设施即将建成。加快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濉溪县大力推进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农村公路养护提升工程、路长制推行工程、运输通达工程、交通专项扶贫工程和城乡公交一体化“六大工程”,全年累计实施农村扩面延伸工程196.3公里,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加快推进公交一体化,开通镇村公交通行线路41条,累计投放新能源公交车341辆,农村公交实现全覆盖,“一元公交”赢得群众点赞。加快推进区域供水规模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全县62个单村水厂巩固提升应急维修工程及7个规模水厂达标改造应急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即将正常供水。建设完成贯穿全境的南、北两条供气专线和南坪气源接收站、百善综合站。推进环卫市场化改革,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年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量达12.6万吨,生活垃圾收集率93%以上。促进社会事业一体化。实施教育振兴三年计划,促进城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加大义务教育投入,改造面积17.3万平方米,加大优秀教师引进力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濉溪二中新校区即将投入使用。实施公共医疗三年提升工程,累计投入4.5亿元用于2家县级公立医院标准化建设。利用乡村医养结合PPP项目,筹资3.75亿元,改善镇卫生院条件。县医院成功晋升三级医院,全省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现场会在濉溪县召开,综合医改、计划生育和创卫工作受省政府表彰。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在新时代开启的新征程上,濉溪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加速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站台。
记者 吴永生 通讯员 李莹 实习生 张镤
全国知名的发制品加工出口基地、汽车传动轴生产基地、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基地、精细化工产业基地……这是许昌市建安区闻名遐迩的“老”名片。 黄河鲲鹏生产基地、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试
站在淮北建市60周年的时间节点,聚焦淮北唯一辖县濉溪县,一幅幅城乡焕然一新、民生大幅改善、产业兴旺繁荣、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的新画卷,在濉溪大地徐徐铺展。2019年,濉溪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61亿元,居全省61个县(市)第七位,总量较
10月1日,滁州日报以《抢出来的机遇 干出来的精彩 办出来的实事——琅琊区上半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为题,对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进行了刊介。现将全文转载,一起来看看吧。抢出来的机遇 干出来的精彩 办出来的实事——琅琊区上半年经济社会高
1992年12月,随着原县级滁州市撤销,地级滁州市设立,1993年1月,琅琊区正式宣告成立。琅琊区作为滁州市主城区,现区域面积为227.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万,现辖2个街道办事处、6个公共服务中心和省级琅琊经济开发区。生态琅琊 魅力新
记者 陶春燕9月23日,东昌府区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东昌府区堂邑镇党委书记段先锋,东昌府区堂邑镇党委副书记付同波、丁健介绍了堂邑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段先锋介绍,今年以来,东昌府区堂邑镇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扎
用求实诠释朔城担当,用包容创新朔城发展,用敢为提升朔城实力,用争先拼出朔城速度。过去的五年,朔城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弘扬“朔城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用智慧和汗水描绘出一幅新时代波澜壮阔,高质量改革发展的动人画卷。回眸“十三五”,朔
幸福美好的生活,是老百姓的共同期盼,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翻开闪光的记忆,回望来时的路,岁月因奋斗而充实、而饱满、而精彩。刚刚走过的五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吕梁发展快、质量好、变化大、民生改善多,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年发展目标,最终落脚在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尽管已是数九寒天,但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据却散发出缕缕清香,让冬日的石州大地春潮涌动,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民富区强画卷正在离石厚土徐徐展开。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离石发展史上砥砺奋进的不平凡之年。一年来,离石区深入学习贯彻习
门限石乡信和旅游度假村项目豆村镇西营村小香葱种植基地五台县百草绿源五台县移民新区扶贫车间—五台春晖服饰门限石乡净味斋台蘑酱五台县电商扶贫快销品批发配送中心五台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日新月异城市建设十年砥砺,书写出横山千篇华章,十年辉煌,数不尽横山万般变化。今天的横山,富饶秀美、和谐安康,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十年是横山儿女立大志、吃大苦、创大业的十年。十年来,横山勠力同心、砥砺奋进的累累硕果,转化为惠及全体横山
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三秦儿女向共和国报告『陕西日报』专版报道七十载砥砺奋进 新时代阔步前行——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榆林市横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快来看看~▼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70年励精图治,70年创新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榆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9日讯 5月19日,济宁市任城区召开任城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通报济宁市任城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济宁任城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专门的社会信用工作机构,4月30日,任城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动员
6月14日上午,市委书记凌志峰赴金义新区(金东区)调研经济稳进提质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前经济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全省经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工作推进会部署要求,切实担负起稳定经济大盘的政治责任,坚决打好招大引强、
湖北金盛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雷平拍/摄中国发展网讯 近年来,湖北省嘉鱼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立足嘉鱼实际,围绕“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总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姬姣姣 通讯员 贾洪海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民生工程硕果累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在马村区奋力建设“焦作东部生态康养新城”的道路上,总有一面旗帜指引着方向,鼓舞着人心,这就是高高飘扬的党旗。党旗飘 战疫情“